收获时尽量避免薯块机械碰伤,减少侵染通道。收获后,晾晒1-2天,待薯块表面干燥后入窖贮藏,入窖时剔除病伤薯块,贮藏容量不宜过大,一般占窖内容积的1/2至2/3为宜,薯堆高度3米以下,并注意薯堆内部通气。贮藏入窖前清除病、伤薯;也可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等)喷洒消毒种薯。贮藏早期适当提高温度,搞好通风,促进伤口愈合;以后控制温度在1~4℃间,减少发病。种薯切块后尽快播种;适当晚播,地温升高利于伤口愈合;用杀菌剂处理芽块,减少侵染源;用未污染的器具运送、播种种薯。
收获时尽量避免薯块机械碰伤,减少侵染通道。收获后,晾晒1-2天,待薯块表面干燥后入窖贮藏,入窖时剔除病伤薯块,贮藏容量不宜过大,一般占窖内容积的1/2至2/3为宜,薯堆高度3米以下,并注意薯堆内部通气。贮藏入窖前清除病、伤薯;也可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等)喷洒消毒种薯。贮藏早期适当提高温度,搞好通风,促进伤口愈合;以后控制温度在1~4℃间,减少发病。种薯切块后尽快播种;适当晚播,地温升高利于伤口愈合;用杀菌剂处理芽块,减少侵染源;用未污染的器具运送、播种种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