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10克,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喷雾时注意打透植株下部叶片。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及时铲除自生麦苗,使用发酵彻底的农家肥,降低病原基数。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调节播种期,适当晚播,及时灌水和排水,避免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发生白粉病后,适当增加灌水次数,减轻损失,合理、均匀施肥,避免过多使用氮肥。在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达15%或病叶率达5%时,及时施药防治,选用卡斯箘(苯甲·吡唑酯)、凯陀(丙环·戊唑醇)、戈彩(戊唑·咪鲜胺)等药剂,兑水均匀喷雾,施药时注意全株喷透,重点喷湿麦秆下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间隔7-10天再次用药防治。小麦白粉病应采取以选育抗病品种为主,辅以栽培技术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选育抗病良种,消灭初侵染来源,合理施肥密植,群体适宜个体健壮,增强株间通风透光条件,有效控制白粉病的流行。适时适量种植,科学选用耐抗病品种,药剂防治推荐使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粉锈宁、70%甲基硫菌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