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乙型脑炎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2024-11-21 16:09

本病发生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7~9月份蚊虫孳生繁殖和猖狂活动季节。在热带地区,可长年发生。本病在猪群中的流行特征为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猪乙型脑炎一般是通过库蚊属和伊蚊属的吸血昆虫传播,是典型的蚊媒传播。约90%的病例发生在7~9月,而在12月至次年4月几乎无病例发作。临床症状一般为突然发病,呈四肢行动失调、盲目转圈、空嚼、磨牙、尖叫、倒地不起、四肢抽搐、肌肉震颤、两耳直竖、头往后仰等神经症状,后躯麻痹继而倒地不起,四肢做划水状;体温升高至40℃~42℃。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发病。蚊子感染乙脑病毒后,可终生带毒,病毒可在其体内增殖,并随蚊子越冬,成为次年感染猪的传染源。乙型脑炎是自然疫源性疫病,许多动物感染后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的感染最为普遍。病毒能在蚊体内繁殖,并可越冬,经卵传递,成为次年感染动物的来源。由于经蚊虫传播,因而流行与蚊虫的孳生及活动有密切关系,80%的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猪的发病年龄与性成熟有关,大多在6月龄左右发病,其特点是感染率高,发病率低(20%-30%),死亡率低;新疫区发病率高,病情严重,以后逐年减轻,最后多呈无症状的带毒猪。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