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青霉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2024-11-08 09:14

苹果青霉病主要发生在贮藏运输期间,病菌经伤口侵入致病,也可由果柄和萼凹处侵入,很少经果实皮孔侵入。病菌孢子能忍耐不良环境条件,随气流传播,也可通过病、健果接触传病。分生孢子落在果实伤口上,便迅速萌发,侵入果肉,致使果肉软腐。气温25℃左右,病害发展最快。0℃时孢子虽不能萌发,但侵入的菌丝能缓慢成长,果腐继续扩展。靠近烂果的果实,如表面有刺伤,烂果上的菌丝会直接侵入健果而引起腐烂。在贮藏期即末期,窖温较高时病害扩展快,在冬季低温下病果数量增长很少。分生孢子萌发温限3-30℃,适温15℃。相对湿度大于90%不能萌发,最适PH值为4。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3-30℃,适温20℃。该病用塑料袋袋装贮藏发病多。

环境温度、降雨、相对湿度、地理位置等不同条件会影响苹果霉心病的发生,降雨时间早、量大,空气湿度大,果园地势低、郁闭度大,通风不好等条件均利于霉心病的发生。如果晚春有霜降则会使霉心病的发病率上升,而且也会使苹果种子发育不正常。

苹果青霉病病原菌为扩展青霉;苹果绿霉病病原菌是指状青霉,两种病原菌均属于青霉属真菌。由于苹果霉心病是多种真菌复合侵染所致,所以初侵染很难确定,而且病原菌的侵染时间也不确定,花期和花后都可以进入心室内引起霉心病的发生。据研究,霉心病病菌中的链格孢属、枝孢属、青霉属、附球菌属和茎点霉属等在花芽期已经侵染花;粉红聚端孢在谢花后开始侵染果实,其不能侵染活的花组织,但可以利用残留花组织腐生生活,通过萼孔进入心室。

青霉病主要发生于果实有伤口的部位。病部表面黄白色,凹陷,果肉腐烂,极湿软,成圆锥状向深处扩展,当条件适宜时发展迅速,发病后十余天即全果腐烂。倘空气潮湿,病部表面生出瘤状霉块,起初白色,后变蓝绿色,上面被粉状物,粉状物易随风飞散。腐烂果肉有特殊的发霉气味。苹果青霉病俗称水烂,是苹果贮运过程中常见的传染性病害。一般从果面伤口处发生,先局部表现为黄白色软腐,果面下陷,后呈圆锥状向果心扩展,温度高时发病十余天就可全果腐烂。在空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青绿色霉状物。腐烂果有特殊霉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