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治疗大豆病毒病?

2024-11-06 15:13

1.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褐斑、饱满的豆粒作种子。2. 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能力。3. 及早防治蚜虫,从小苗期开始进行蚜虫的防治,防止和减少病毒的侵染。4.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春大豆病毒病应从苗期开始,以提高防效。

大豆病毒病的防治方法:1. 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改良和提纯复壮,保持品种的抗病性。②建立无病留种田,及时拔除病株,选用无病豆粒做种子。③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④采用银色地膜覆盖栽培或间插银灰膜条进行驱蚜、避蚜。2. 药剂防治。①及早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②在发病初期,喷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

农业措施:播种前严格选种,清除褐斑颗粒。适时播种,使大豆在飞虱盛发期前开花。苗期拔除病苗,及时防治白飞虱,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提高品种抗病能力。

选育推广抗病毒品种:由于大豆花叶病毒以种子传播为主且品种间抗病能力差异较大,又由于各地花叶病毒生理小种不一,同一品种种植在不同地区其抗病性也不同,应在明确该地区花叶病毒主要生理小种的基础上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建立无病种子田:侵染大豆的病毒,很多是通过种子传播,所以,种植无病毒种子是最有效的防治途径之一。建立无毒种子田应注意两点:一是种子田四围一百米范围内无病毒寄主植物,二是种子田出苗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开花前再拔除一次病株,经3~4年种植即可获得无毒源种子。一级种子的种传率低于0.1%,商品种子(大田用种)的种传率低于1%。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