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高温、高湿是炭疽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22—27℃时最适宜病菌生长,相对湿度87%—98%最适宜侵染发病。病菌可随雨水传播,温室大棚如果通风不良、闷热、早上叶片结露叶水最易侵染流行。黄瓜炭疽病病菌以菌丝体和拟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菌丝体也可潜伏在种皮内越冬。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体和拟菌核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通过种子调运可造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未经消毒的种子播种后,病菌可直接侵染子叶,引发病害。病菌还可在温室、大棚木骨架上腐生存活。越冬后便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在田间,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露地栽培在春末夏初的多雨季节病情严重,但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低于60%时病势发展缓慢。植株衰弱、田间积水过多、氮肥施用过多等都有利于该病发生。病菌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盘,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借助风雨、灌溉水、农事操作等传播,引起再侵染。种子调运可造成远距离传播。田间发病适温在20~27℃,病菌最适生长温度24℃,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叶片有露珠时有利于发病,适宜的温湿度潜育期仅需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