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病毒病用什么药剂防治效果好?

2024-10-31 18:50

红薯病毒病防治:用菌毒清可湿性粉剂、10%混合脂肪酸水剂、病毒宁水溶性粉剂或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等喷雾防治,隔7~10天1次,连用3次。防治病毒病应先使用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等杀灭传毒媒介,再用丙硫唑吗啉胍、香菇多糖、毒氟磷、病毒A、宁南霉素、氯溴异氰脲酸等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用3次。防治措施包括:1、改用脱毒、抗毒(或耐毒)红薯优良品种;2、对脱毒红薯种单独育苗、单独栽插、单独收获、单独贮藏;在红薯生长期要加强对蚜虫和螨虫的防治。红薯病毒病主要是蚜虫和螨虫传播,首先要防治好蚜虫和螨虫,其次在发病初期用菌毒清或宁南霉素或病毒A加叶面肥连喷二次以上即可。红薯病毒病是由蚜虫、蓟马、粉虱传播病毒,用菇类蛋白多糖加天然芸苔素加辛菌胺乙酸盐加硫酸锌加噻虫嗪喷雾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或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选用抗病毒病品种及其脱毒苗如徐薯18号、鲁薯3号、鲁薯7号、北京553等。此外,Tis2498对甘薯明脉病毒具较强的抗性。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茎尖脱毒,培养无病种薯、种苗。大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后补栽健苗。加强薯田管理,提高抗病力。防治农药:氯溴异氰尿酸、混合脂肪、酸吗胍·乙酸铜。用菇类蛋白多糖(或香菇多糖)加天然芸苔素加辛菌胺乙酸盐(或氯溴异氰脲酸)加硫酸锌加噻虫嗪(或啶虫脒)防治。防治红薯病毒病可用病毒A、植病灵、病毒必克、83增抗剂、宁南霉素、菌毒清+吡虫啉、联菊、联蓟、噻虫嗪、噻嗪酮、阿维.啶虫脒等进行交叉防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