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叶霉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2024-10-28 08:18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等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地表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或菌丝体在种皮内越冬。笠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和浇水传播,从叶背的气孔侵入,还可从萼片、花梗等部分侵入,病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上。保护地反季节茄子生产,为病菌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病菌多在夜间高湿下形成分生孢子,白天借气流传播。该病喜高湿弱光照,如遇连阴雪天就易大发生。湿度是病害流行的最重要因素,叶表有水露可促进病害发展,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最适宜病害发生与流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影响孢子的形成和萌发,不利于病害发生,也不利于病菌侵染及病斑的发展。此外,保护地光照过弱、空气流通不良、湿度过大、种植过密、植株郁闭,及白粉虱为害重,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常常导致病害严重发生。茄子叶霉病主要为害茄子的叶和果实。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越冬,翌年气候适宜时,染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定植过密,株间郁闭,田间有白粉虱为害等易诱发此病。茄子叶霉病多发生在春茬保护地种植的中后期,由于气温升高,浇水过多,湿度过大,管理粗放导致发病严重。该病可持续至7月上旬酷暑来临前,同时连续阴雨天气,保护地内光线过弱,有利于该病的扩展和为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