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腐烂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2024-10-27 15:33

果园中低温冻害、高温日烧和喷施除草剂易引发病害。根颈部有伤口或嫁接部位埋入土中的樱桃树易感病。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粗砂质土壤以及湿度温度变化快且幅度大,易对根颈造成伤害,增加感病风险。腐烂病菌属弱寄生性菌,在衰弱和垂死的树皮上扩展迅速,但对健壮樱桃树的危害较弱。病菌以菌丝体、子囊壳及分生孢子器在树干病组织中越冬。次年3~4月,分生孢子器吸水后,分生孢子从孔口挤出,经雨水溶散后,借风雨和昆虫传播。萌发的分生孢子从树干伤口或皮孔侵入,冻害造成的伤口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侵入后的菌丝体在树皮与木质部之间消解细胞中胶层,分泌毒素杀死附近细胞。树皮受病菌刺激后在形成层和皮层之间形成大量胶质空隙,当胶质增多、胶孔联合、树皮裂开时,病部常发生流胶现象。病斑在春、秋两季扩展较快,11月份逐渐停止,次年3~4月再次活动,5~6月是病害发展的高峰期。冻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降低樱桃树抗寒性的因素如负载量过大、施用速氮肥过多等不利条件,均可降低树体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