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白锈病的发生规律如何?

2024-10-27 11:10

菌丝体及卵孢子在病残体及种株上越冬。在寒冷地区,病菌以卵孢子作为初侵接种体,借助灌溉水传播,直接萌发芽管侵染致病。在温暖地区,病菌主要以无性态孢子囊及其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作为初侵接种体,借助雨水传播,无明显越冬期。高湿多雨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的植株发病加重。品种间抗病差异情况不详。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中或混在种子中越夏,或以菌丝体在种株或病残组织中越冬,也可在土壤中以卵孢子越冬或越夏。卵孢子萌发长出芽管或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侵入寄主引致初侵染,后病部又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后期病菌在病组织内产生卵孢子越冬。白锈菌产生孢子囊适温8~10℃,萌发适温7~13℃,低于0℃或高于25℃一般不萌发,湿度要求95%~100%。潜育期约12天,一般19~22天。病斑显症至散出孢子囊约5天。气温10℃时孢子囊需经7天破裂,18~20℃只需5天。生产上气温18~20℃,连续降雨2~3天孢子囊破裂达到高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