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采种株及种子表面越冬,成为来年田间初浸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传播,从植株的表皮、气孔侵人为害。在温暖多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严重。在蔬菜生长后期若大水漫灌,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时,病情发展迅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通风不良的地块易发病。大白菜黑斑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土壤、采种株或种子表面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春菜,发病后的病斑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秋季侵染大白菜,为害较严重。9~10月份遇连阴雨天气或高湿低温(12~18℃)时易发病。病原菌的初侵染源主要为带菌种子和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病原菌也可在土壤中存活至少2年,条件适宜时可存活12年。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在白菜收获的时候,分生孢子从病组织上脱离,可传播至高达1800米的高空进行远距离传播。病原菌还可通过人类、家畜、昆虫(如黄曲条跳甲)及农事操作在田间短距离传播。温暖干燥的环境易于分生孢子的传播分散,但是叶片湿润的状态更利于分生孢子的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