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斑病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引起的,该菌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可存活6个月。翌年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侵入后潜育期一般6-7天(高湿或通风透气不良易发病)之后病部新生病原菌,并经叶缘吐水、棚膜结露珠等途径进行再侵染,使病害逐渐蔓延。严重时,发病1周后,落叶率可由5%发展到90%,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该病多发生在结瓜盛期,以危害叶片为主。土壤肥沃,底肥充足,黄瓜植株生长健壮的田块,靶斑病发生较轻;肥力不足,土壤贫瘠,植株长势较弱,叶片色黄,质地较薄,则发病严重。靶斑病一般在黄瓜结瓜初期开始发生,到了结瓜盛期大发生,整体发生趋势为从中上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生,如果不及时防治,中上部叶片可以全部死亡,俗称“撵头”,所以说靶斑病一旦没有及时防治,极有可能造成拉秧绝产。该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气传病害,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植株衰弱、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管理、保持通风、控制湿度、及时清除病残体等。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极少数情况下也可产生厚垣孢子及菌核越冬。来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一般病菌侵入后6~7天发病,温度为24~28℃且湿度大时发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