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黑斑病的流行规律怎样?

2024-10-20 15:15

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播种带病的种子出土后即引起苗枯或叶斑,但种子带菌量较少。病残体上的病原菌是主要初侵染源,遇有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到向日葵植株上进行初侵染。侵入适温25~30℃,在雨季,温度适宜,寄主处于乳熟至腊熟期很易发病。高温多雨该病流行速度快,潜育期短,因此很易流行成灾,成为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目前尚未发现免疫的品种,油B-12、阜新大喀、法国向日葵、先进工作者等较抗病。病菌孢子萌发温限5~35℃,最适25~30℃,潜育期2~13天。流行与雨水有直接关系,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连作地、播种早的向日葵易发病。黑斑病的侵染发病和流行与温湿度关系极为密切,病害发展的最适温度是24-27℃,经常降雨又逢植株处于乳熟和腊熟期时最易感病。黑斑病在田间的发生消长速度,除与品种的抗性强弱有关外,主要与当年7、8月份气象关系极为密切。在温度、降雨量和降雨日数三因素里,6月份以前温度是决定能否发病流行的关键,到7月和8月则主要受降雨量和降雨日数的影响,即空气湿度是决定黑斑病的流行速率和为害程度的主导因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