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出穗后稻曲病很重,应该如何防治?

2024-10-15 11:53

在稻曲病形成病粒后,可使用“氧气亚铜”、“春雷·王铜”或“碱式硫酸铜”等铜制剂,使病粒干缩脱落,减轻对健康谷粒的污染。施药时应避开扬花期或早晨露水未干时,建议在下午4时后进行。防治稻曲病可选用己唑醇、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苯甲·丙环唑等唑类药,琥胶肥酸铜、碱式硫酸铜等铜制剂,以及嘧菌酯、井冈霉素等。最佳防治时间为水稻破口期,可使用井冈霉素、中生霉素和苯甲醚丙环唑等。咪鲜胺核吡唑醚菌酯对稻曲病有良好治疗效果,建议在破口前5-7天施药。当稻曲病病粒80%以上露出淡黄色小菌块时,可使用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60毫升/亩或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0-30克/亩,使菌块干缩脱落。稻谷种子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浸泡一天一夜后催芽。防治稻曲病的关键是在破口抽穗前5-7天施药,药剂包括肟菌·戊唑醇、啶氧·丙环唑、苯甲·嘧菌酯等。最佳防治时期为孕穗期至齐穗期,及时喷施对症药剂可避免产量与品质受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