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白粉病危害症状:初在叶背面产生白色粉状霉斑,严重时布满叶片,相应的叶正面为黄色病斑。后期在霉斑上产生黄褐色至黑色的小粒点,即病菌的闭囊壳。梨白粉病因病原种类不同危害特点略有差异。梨球针壳白粉病主要为害成龄梨树叶片,先发生在枝条中下部叶片,逐步向上部新叶扩展。从6月下旬至7月下旬开始,叶片背面出现一块块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白粉斑,随着霉层的扩大,病斑数量增多,叶片背面被白粉全面覆盖,叶片正面未发现白粉。幼果期的果实也会感染白粉病,成熟之后果实会出现铜绿现象。枝条感染白粉病后,枝条顶端的叶片和果实失水干枯。从8月中下旬开始,发病部位陆续长出大量扁球形小黄点(闭囊壳),分布相对稀疏均匀,小黄点慢慢长大,后变褐色,最终变成黑色。随着秋季气温降低,露水出现,前期感染的病斑白粉渐渐消退,小黑点随风落入土壤或枝干上,部分残留于叶片。早熟品种8月上旬开始大量落叶,晚熟品种从9月开始落叶。隐蔽叉丝单囊壳、白叉丝单囊壳菌主要为害梨树实生苗,成龄树极少发生,叶片正反两面均产生大量白粉,隐蔽叉丝单囊壳产生的闭囊壳主要发生在叶片正面,而白叉丝单囊壳闭囊壳多发生在叶片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