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部皮层组织松软,灰褐色,渗出褐色胶液。在高温干燥条件下,病势发展慢,病部干枯下陷,其周缘产生愈合组织,已死皮层开裂脱落,木质部外露。褐色蒂腐病主要发生在成熟果实上,果实采摘后,特别在贮运过程中发生较多,从果梗开始,环绕果蒂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并向脐部扩展,边缘波纹状,最后全果腐烂,病果皮较坚韧,手指按压有革质柔韧感,病果内部腐烂较果皮腐烂速度快,因此,当果皮病部扩大至果面1/3~2/3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沿果心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向脐部迅速扩展,并达到瓤瓣间及果皮白色部分,使之变色腐烂。高温条件下贮藏,病果迅速腐烂,有时在病果表面亦长白色菌丝体,并形成灰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点状分生孢子器。砂皮或黑点病菌侵害新叶、嫩梢和幼果时,在病部表面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散生或密集成片,病菌为害限于表以及其下的数层细胞。流胶型:甜橙、温州蜜柑等品种枝干被害,初期皮层组织松软,有小的裂纹,水渍状,并渗出褐色胶液,并有类似的酒糟味。高温干燥情况下,病部逐渐干枯、下陷,皮层开裂剥落,木质部外露,疤痕四周隆起。干枯型:在早橘、本地早、南丰密橘、朱红等品种上,枝干病部皮层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不剥落,在病健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隆起线,但在高湿和温度适宜时也可转为流胶型。病菌能透过皮层侵害木质部,被害处为浅灰褐色,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黄褐色或黑褐色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