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真菌性茎腐病发病条件有哪些?

2024-10-12 06:29

玉米抽雄期至成熟期高温、高湿是茎腐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雨后骤晴,土壤湿度大,气温剧升,往往导致该病暴发成灾。玉米真菌性茎腐病是以土壤带菌、侵染主根部为主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苗期发病主要是由于玉米铁茬播种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或者由于肥力较差、天气过旱或过涝、土壤中除草剂残留过多,容易造成幼苗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势弱,抗病性降低。玉米生长中期,组织柔嫩,也容易感病。玉米近成熟期发生青枯病,一方面与品种自身的抗病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适逢高温多雨年份,尤其遇暴雨突然转晴,该病可能大流行。在灌浆中期到蜡熟期,连续阴雨,光照不足,重阴暴晴,是青枯病发生的最有利条件。茎基部叶鞘间雨后积水湿度大,也容易发病。施氮肥过多、过度密植、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以及对植株造成各种损伤,都会加重病情。玉米连作地,土壤中病原菌积累数量大,发病重;低洼积水的玉米田也极易导致发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