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孕穗抽穗期,当病株率达15%-30%或病叶率达8%-15%时,每亩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乳油40克,对水15千克进行喷雾,一般防治1次即可控制病害。生产上应选用具有较高抗病性、耐病性,并有较好丰产性的品种,压缩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播量,建立合理群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种子处理: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15克,对水700毫升,拌种10公斤,或用2.5%咯菌腈种衣剂20毫升+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60毫升,兑适量水拌种10公斤,能有效控制麦苗发病,并能兼治锈病及各种黑穗病。生长期防治:当病叶率达到20%时,及时施药防治,每亩用20%粉诱宁乳油50〜8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25%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40%氟硅唑乳剂10克、30%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连治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