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亩用量100克;40%多菌灵胶悬剂,亩用量100克;80%多菌灵超微粉,亩用量50—6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亩用量80—100克;40%灭病威胶悬剂,亩用量100ml。喷药时间要选在晴天上午6—10时,下午3—7时,喷后遇雨要重喷。
选育抗病品种:根据各地病菌的优势小种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如吉林的早丰5号和白花锉等。种子处理:用瑞毒霉拌种,或以克霉灵、福美双及敌克松为拌种剂,效果很好。清除病苗:病苗症状明显、易于识别,铲地时可结合除去病苗,消减初侵染源。喷洒药剂:病害流行条件出现时,及早用百菌清、多菌灵、退菌特等喷施防治。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汰除病粒,实行2-3年轮作。2.药剂防治。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每亩用药液40公斤左右。
霜霉病具有寄生性,所以要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可降低发病率,将一些病种筛除,避免其幼苗受到感染,最好在无病天进行选种,也可以使用药剂拌种,避免病菌感染。当病害出现时要及时施用药剂繁殖,常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喷洒时要均匀。同时避免重茬连作,合理轮作,增施磷钾肥,及时排除积水也助于缓解霜霉病发病情况。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可减少第二年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
种子处理: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以及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喷药防治:发病始期喷药进行防治,每隔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