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枯萎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4-09-14 12:43

病菌以菌丝体、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苗期病菌可从根部的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从根毛的顶端细胞间侵入,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可在种子萌发时直接从幼根侵入,在根部和茎部的薄壁组织中繁殖蔓延,后进入木质部和维管束,向上下扩展,镰刀菌堵塞导管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幼苗或成株枯萎。病原菌可在土壤中、病残体上、未经腐熟的肥料中及种子上越冬,在土壤中能存活5年左右,可借种子带菌进行传播。病原菌从南瓜根部侵入为害,根部受伤或有线虫为害的伤口,有助于病原菌侵染。

南瓜枯萎病又叫南瓜红腐病,是一种普通病害,较少发生。南瓜幼苗受害症状表现为子叶先变黄,幼苗萎蔫或枯萎,茎基部或茎部变褐缢缩或呈立枯状。成株受害症状主要在南瓜开花结果期显现。该病由真菌侵染所致,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易染病,病菌发育和侵染适温24~25℃,气温低于12℃或高于28℃易发病。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果实近成熟的糖分积累时期,此外,蚂蚁、农田害鼠咬食或机械伤口多,果实易发病。生产上连作、有机肥不腐熟、土壤过分干旱或质地粘重的酸性土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