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主要在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第2年春随气温上升,从溃疡斑内流出菌液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经叶片气孔和枝梢皮孔侵染引起当年初次发病,一般3月份开始发病,10-11月份多在受害枝梢上越冬。病害由短状黄色杆菌引起感染危害。病菌在病枝越冬,风雨、昆虫都可以传播,从自然孔口、伤口侵染。雨季性病害,春季开始,干旱停止,夏季大雨季复发,红蜘蛛、密闭果园会加重病害。病菌有无表现的潜伏期,一般受温度、树势影响,大概一周到一个月前潜伏期。温度越低潜伏期越长,树势越好潜伏越长。在北方地区,于5月发病,6月上旬发病较重,夏季干旱时病势进程缓慢,到雨季发病严重。病菌潜育期因气温高低和树势强弱而不同,当温度在25℃至26℃时潜育期四五天,20℃时为9天,19℃时为16天,树势强时潜育期可长达40天。温暖、雨水频繁或多雾季节适于发病,树势衰弱或排水、通风不良以及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都较重,品种不同,发病程度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