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感染口蹄疫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2024-09-12 06:03

牛口蹄疫是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人也容易被感染,主要是通过人与动物接触而发病。这类病的治愈率较高,但如果不及时检查治疗,可能引发柯萨奇病毒感染,从而延长治疗周期。羊的感染率较低,病羊口腔黏膜上可见水疱、烂斑和弥漫性炎症变化,山羊比绵羊症状明显,但主要症状在蹄部,有50%以上病例为蹄型口蹄疫。在蹄冠、蹄踵和趾间发生水疱和烂斑,导致跛行。哺乳羔羊对口蹄疫特别敏感,常出现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发病急,死亡快。动物感染口蹄疫后,体温一般会升高,严重的口部和蹄部出现溃疡,影响采食和站立,更严重者会突发心肌炎引起死亡。绵羊常成群发病,多数呈一过性,症状轻微,有时不易被察觉,仔细检查时可见唇和颊部有米粒大小的水疱。山羊患病也较轻微,症状与绵羊相同,偶尔可见严重病例。奶山羊口蹄疫常出现典型症状,最明显的是口腔粘膜起水泡,水泡溃烂导致吞咽困难、流涎,蹄部与皮肤交接处长水泡,有的跛行或站立困难。患病动物的口、鼻、奶头和脚部会形成水泡并发生糜烂,水泡开始在一个充满白色液体的小区域内形成,迅速生长成直径约3厘米的水泡,两个或更多的水泡可形成一个大泡,通常大泡破裂后会形成粗糙的表皮。牛产地检疫对象有五种,分别是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炭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