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成熟期,由于植株的抗病性逐渐降低,再加上田间通风差,光照减弱,常常造成多种病害同时暴发,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导致严重减产,需防治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锈病、穗腐病等。四个方面管理到位:一是清除田间杂草和余苗,充分利用太阳光照,促使玉米穗粒多、粒重;二是加强水肥管理。由于玉米灌浆期至成熟期的时间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量也多,因此要滴足水、施足肥。不仅可使后期玉米绿叶数下降缓慢,而且还能使千粒种增加;三是防止玉米茎杆倒伏。倒伏将会造成减产,因此要对密度大的行间及时清除弱小株和空株,同时,也可提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倒伏;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应加强对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的防治以及玉米病害在黑粉病、褐腐病等的防治措施。目前温度偏高,阴雨天气多,应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大喇叭口期要追施攻穗肥,增产效果显著,以速效氮肥为主,高产田追2—3次;苗情弱、地力差的田块可适当提前追肥,并增加追肥量。降水较多的地区,对于雨后受淹或积水地块,要及时排水,以免影响根系生长。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后至小喇叭口期深中耕1次,促进根系发育;小喇叭口期以后,要浅中耕,保根蓄墒。在大喇叭口期,结合追肥进行培土,促进根系生长。拔节后及时清除弱小植株和分蘖,以减少肥水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等,应注意适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