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病原为卵菌门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其孢子囊靠气流和雨水传播。在温室中,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主要传染源。该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病菌在保护地内越冬,翌春传播,也可由南方随季风传播。夏季通过气流、雨水传播。在北方,黄瓜霜霉病从温室传到大棚,再传到春季露地黄瓜上,最后传回到温室黄瓜上。病菌为活体专性寄生真菌,种子不带菌,主要靠气流传播,从叶片气孔侵入。霜霉病的发生与植株周围的温湿度环境关系密切,发生起始温度为16℃左右,流行适温为20~24℃,且要求相对湿度在85%以上。该病蔓延速度很快,一旦有了中心病株,只需3~4次的扩大再侵染即可酿成大灾,因此防治此病的关键是尽早发现中心病株或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