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原因:①低温条件下坐果,膨大初期供水不足,中期后又温度升高,水分充足;②第二、三序花坐果,营养供应不足;或光照不足,或温度超过35℃,且持续时间长,授精不良,或养分供应不足。防治措施:①做好光温调控,创造果实发育的良好条件。通过调温,避免10℃的低温出现,开花期避免35℃以上的高温对受精的影响,促进胎座的正常发育。②开花、坐果期增施足量硼肥有益于养分在果实内运输畅通,直达果心。草莓空洞果的发生原因:1.低温条件下坐果,膨大初期供水不足,中期后又温度升高,水分充足,造成外层细胞长得太快。2.光照不足,白天温度过高,超过35℃,且持续时间长,授精不良,或养分供应不足,向果实输送的营养供不应求,形成空洞果。3.硼元素对促进养分在果实内部运输有重要作用,若缺硼而果肉部分养分不足就形成空洞果。4.植株生长势弱,或果实采收过晚,均可能形成空洞果。防控措施:1.放蜂授粉。2.控制温度和湿度。3.人工补光。4.疏花疏果。5.减少用药次数。6.加强水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