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猪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其中7~12周龄的仔猪最容易发病。当该病在较大面积流行时,断乳仔猪的发病率大约能够达到90%,如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通常会造成30%左右的死亡率。该病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且只要猪场出现发病,就能够持续数年都发生。当发生应激时,如气候突然发生变化、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较差、持续阴雨潮湿等,都能够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如果发病猪场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不容易彻底根除。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流行过程缓慢,同舍内的猪逐渐出现症状,而不是一起发病。在流行初期,多取最急性或急性经过,病死率最高。随后,以亚急性和慢性为主。流行特点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恢复猪的带菌率很高,带菌时间很长(可达70天以上)。这些猪经常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用具及运输工具而传播,经消化道感染。本病最常发生于体重15-70kg的猪只,奶猪和成年猪较少发生。大多是由于引进猪只后,经2-3周开始发病。主要由于直接或间接吃入病猪或带菌猪的粪便而感染。疾病呈缓慢持续性流行,最初一部分猪发病,然后同群猪相间发生。品种间的易感性无甚差别。断奶猪自然感染的发病率接近90%,死亡率取决于药物治疗效果。猪密螺旋体痢疾只发生于猪,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以架子猪多发。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经污染的饲料、饮水、环境等经消化道感染,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各种应激因素会诱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