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是自然疫源性疫病,许多动物感染后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的感染最为普遍。本病主要通过蚊的叮咬进行传播,病毒能在蚊体内繁殖,并可越冬,经卵传递,成为次年感染动物的来源。由于经蚊虫传播,因而流行与蚊虫的孳生及活动有密切关系,有明显的季节性,80%的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猪的发病年龄与性成熟有关,大多在6月龄左右发病,其特点是感染率高,发病率低。
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繁殖障碍性疾病。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者,因此,本病多发生于蚊子流行季节。怀孕母猪患该病时突然发生流产。流产的胎儿呈木乃伊化,有的死胎,有的胎儿全身水肿,也有胎儿正常并发育良好,在同一胎仔猪中,体重大小和病变上有很大差异。公猪感染常见睾丸炎,多发生单侧性睾丸肿大,发病时体温升高,数日后自然康复。
本病以蚊子为媒介传播,包括马、牛、绵羊、山羊和猪在内的大多数家畜易感。猪的感染率非常普遍,隐性感染者甚多。本病的发生有严格的季节性,每年7-9月发生最多,随着天气转凉,蚊虫减少,此病也减少。乙型脑炎是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猪感染和人感染之间的关系很明显。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并不强,常用的消毒药均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本病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主要通过蚊子的叮咬而传染。蚊子感染乙脑病毒后,可终生带毒,病毒可在其体内增殖,并随蚊子越冬,成为次年感染猪的传染源。主要侵害母猪、种公猪和幼猪。其临床特征为母猪流产和死胎,公猪睾丸肿胀,少数猪,特别是幼猪呈典型的脑炎症状。病毒除感染猪外,人、马、牛、羊、狗等都有不同的易感性,但多为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