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过大、低温阴雨、高温干旱、品种原因、病虫危害、雄穗抑制雌穗生长、营养失调、施肥不合理、补苗不及时等都会影响玉米生长。玉米粗缩病是病毒性病害,主要由灰飞虱传播,春玉米易发生。病菌主要在冬小麦或灰飞虱体内越冬,玉米一般在5叶前发病,病株节间缩短,叶色浓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玉米生育期、生态环境、灰飞虱暴发期、玉米品种抗病性等因素有关。春玉米播期长,灰飞虱在当地上半年发生为害的高峰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翅灰飞虱发生高峰在5月下旬,与春玉米易感病的苗期相吻合。田间管理粗放,草荒重,尤其是靠近沟渠路边、村庄周围寄主毒源较多。土壤养分不均衡,施肥比例不当,有机肥用量减少,锌、铁等微肥较缺乏,降低了植株的抗病能力。玉米粗缩病在玉米苗期由灰飞虱、机械损伤等传播感染,受玉米品种、环境、灰飞虱数量的影响。这一时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直接时期,也是病虫多发和灾害性天气多发的时期,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改善小麦生长条件,促使小麦养根护叶,提高灌浆强度和延长灌浆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防治玉米粗缩病可在玉米出苗后围着田块边上打药带,用内吸杀虫剂,或用颗粒杀虫剂拌在肥料中,随播种施入。广西田园的药肥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