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玉米瘤黑粉病在盛发期流行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2024-08-07 23:29

玉米抽雄前后如遇干旱,且不能及时灌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病。田间高温多湿易于结露,以及暴风雨过后造成大量损伤,都会导致严重发病。连作田、高肥密植田往往发病较重。玉米瘤黑粉病菌的冬孢子没有明显休眠现象,成熟后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就能萌发。冬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6℃~30%,最低为5℃~10℃,最高为35℃~38℃,在水滴中或在98%~100%的相对湿度下均可萌发。北方冬、春干燥,气温较低,冬孢子不易萌发,延长了侵染时间,提高了侵染效率;而在温度高、多雨高湿的地方,冬孢子易于萌发失效。玉米抽雄前后遭遇干旱,抗病性明显削弱,此时若遇小雨或结露,病原菌得以侵染,就会严重发病。玉米生长前期干旱,后期多雨高湿,或干湿交替,有利于发病。遭受暴风雨或冰雹袭击后,植株伤口增多,也有利于病原菌侵入,发病趋重。玉米螟等害虫既能传带病原菌孢子,又造成虫伤口,因而虫害严重的田块,瘤黑粉病也严重。病田连作,收获后不及时清除病残体,施用未腐熟农家肥,都使田间菌源增多,发病趋重。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的田块,通风透光不良,玉米组织柔嫩,也有利于病原菌侵染发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