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感染,根部褐变,叶片黄化,最终导致植株死亡。抗性品种的育成,不仅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在栽培方面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这对于发展可持续性环保型农业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在月季生产中,国外已广泛应用了嫁接苗,嫁接植株在生物产量、冠幅及抗病害等方面都高于自根繁殖植株;繁殖月季嫁接苗在中国的推广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并且抗病砧木的应用,无论月季接穗品种有无抗病性,都能使其在病害防治方面具有可能。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新叶首先发黄,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发病时可用甲霜恶霉灵或铜制剂进行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