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猝倒病主要症状有哪些?

2024-06-20 17:12

育苗期易发病。苗期染病露出土表的茎基部或胚轴中部初呈水渍状,后变为黄褐色,病苗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猝倒在地面上,病部变为黄褐干枯或缩为线状,湿度大的,病部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此病为真菌性病害,猝倒病在幼苗出土不久最易发生。初时幼苗幼茎基部呈水浸状,而后病部变淡褐色,幼苗近地面处明显缢缩,子叶尚未凋萎而倒伏。土壤温度低,湿度大时有利病菌的生长与繁殖,所以一般夜晚凉爽、白天光照不足、苗床湿度大时发病严重。此病主要在苗期发生,特别是2片子叶期的幼苗最易感病。受侵害的幼苗在白色的嫩茎基部,初始出现湿润状似热水烫伤的不定形病斑,病部很快变软缢缩,幼苗不能直立而倒伏,但此时子叶仍青绿,嫩茎中、上部亦不软缩,因此叫猝倒病。潮湿时病部会长出稀疏的白色棉絮状物,不久幼苗干枯死亡。如播种后未出土前幼芽受侵染,会引起烂种。此病为真菌性病害,种子及土壤中的病残体可带菌,并通过雨水,昆虫及人畜活动而传播,气温24℃左右,湿度在95%以上时,最易发生流行。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瓜类连作地、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或后期缺肥的情况下,病害往往较严重,此病多发生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茎、叶、果均会发病,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围有一圈明显或不甚明显的黄。苦瓜猝倒病又叫卡脖子、绵腐病。育苗畦中的幼苗,往往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导致缺苗断垄,影响用苗计划。猝倒病的病原为真菌中藻状菌的腐霉和疫霉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由卵孢子和孢子囊从苗基部浸染发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