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推广小麦的前氮后移技术?

2024-06-18 23:46

前氮后移不一定是好事,培育壮苗也是关键。小麦后期氮肥多了容易生病,前期氮肥少了出现苗黄苗瘦,分蘖少,还是要稳施底肥,适当追肥,科学管理,科学防控。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在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肥的运筹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随耕地将一部分氮肥翻耕于地下,称为底肥;第二次为结合春季浇水进行的春季追肥。传统小麦栽培,底肥一般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氮肥后移可以根据麦田群体而定。麦田群体适中的田块,宜后移至拔节期,即春3叶展开、穗分化处在雌雄蕊形成期;如果麦田群体偏大,则宜后移至孕穗期,即旗叶露尖,穗分化处于四分体形成期。小麦前氮后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春季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健挺的株型,单位土地面积容纳较多穗数,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向籽粒分配比例大;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壤深层根系比重和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高粒重;提高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小麦的品质;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淋溶。氮肥后移技术适用于高产麦田,尤其是强筋小麦栽培。

推荐文章